- 建筑工程工程教育网,建筑网校: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咨询工程师 培训火热报名!
- 建筑设计 |
- 室内装饰 |
- 建筑施工 |
- 考试用书 |
- 工程管理 |
- 其它书籍 |
|
|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中钢丝网架水泥夹心隔墙工程施工。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工具:
2.1.1钢丝网架夹心板(GJ板):
2.1.1.1钢丝岗架夹心板(GJ板)的规格见表9-17。
GJ板的规格 表9-17
名称
公称长度
(m)
实际尺寸(mm)
聚苯乙烯泡沫
塑料内芯厚
(mm)
长
宽
厚
T、TZ
S
T、TZ
S
T、TZ
S
短板
2.2
2140
2150
1220
1200
76
70
50
标准板
2.5
2440
2450
1220
1200
76
70
50
长板
2.8
2750
2750
1220
1200
76
70
50
加长板
3.0
2950
2950
1220
1200
76
70
50
注:1.其它规格可根据用户要求协商确定。
2.“T、TZ、S”为GJ板的三种类型。
2.1.1.2镀锌低碳钢丝,其性能指标见表9-18。
镀锌低碳钢丝的性能指标 表9-18
直径(mm)
抗拉强度(N/mm2)
冷弯试验反复弯曲180°
(次)
镀锌层质量
(g/m2)
A
B
2.03±0.05
590~740
590~850
≥6
≥20
注:其它性能应符合GB9972的要求。
2.1.1.3低碳钢丝,其性能指标见表9-19。
低碳钢丝的性能指标 表9-19
直径(mm)
抗拉强度
(N/mm2)
冷弯试验反复弯曲180°(次)
用途
2.0±0.05
≥550
≥6
用于网片
2.2±0.05
≥550
≥6
用于腹丝
注:1.其余性能应符合GB343的要求。
2.未镀锌低碳钢丝不能用于岩棉夹心板。
2.1.1.4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表面密度15kg/m3±1kg/m3;阻燃型(ZR型),氧指数≥30,其余应符合GB10801的规定。
2.1.1.5钢丝网架夹心板(GJ板)的技术要求:
a.GJ板每平方米面积的重量应不大于4kg。
b.GJ板的表面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表9-20的规定。
GJ板的表面和外观质量 表9-20
项次
项目
质量要求
1
外观
表面清洁,不应有明显油污
2
钢丝锈点
焊点区以外不允许
3
焊点强度
抗拉力≥330N,无过烧现象
4
焊点质量
之字条、腹丝与网片钢丝不允许漏焊、脱焊;网片漏焊、脱焊点不超过焊点数的8%,且不应集中在一处,连续脱焊不应多于2点,板端200mm区段内的焊点不允许脱焊、虚焊
5
钢丝挑头
板边挑头允许长度≤6mm,插丝挑头≤5mm;不得有5个以上的漏剪、翘伸的钢丝挑头
6
横向钢丝排列
网片横向钢丝最大间距为 60mm,超过 60mm 处应加焊钢丝,纵横向钢丝应互相垂直
7
泡沫内芯板条局部自由松动
不得多于3处,单条自由松动不得超过1/2板长
8
泡沫内芯板条对接
泡沫板全长对接不得超过3根,短于150mm的板条不得使用
c.GJ板的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见表9-21。
GJ板的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表9-21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长
±10
2
宽
±5
3
厚
±2
4
两对角线差
≤10
5
侧向弯曲
≤L/650
6
泡沫板条宽度
±0.5
7
泡沫板条(或整板)的厚度
±2
8
泡沫内芯中心面位移
≤3
9
泡沫板条对接缝隙
≤2
10
两之字条距离或纵丝间距
±2
11
钢丝之字条波幅、波长或腹丝间距
±2
12
钢丝网片局部翘曲
≤5
13
两钢丝网片中心距离
±2
2.1.2钢丝网架夹心板主要配套件:
2.1.2.1夹心板拼缝处加固件:之字条、网片等。
2.1.2.2板端、门窗洞口加固件:槽网、之字条、ф6、ф10钢筋等。
2.1.2.3阴、阳角加固件:角网等。
2.1.2.4夹心板与地面、顶面、墙、柱面的连接件。
U形连接件:用d4.5×L37(mm)射钉固定或用M8膨胀螺栓固定。也可打孔插ф6钢筋作连接件。
2.1.2.5埋件:预埋铁件、预埋木砖等,用于门窗框连接。
2.1.322号铅丝、箍码等,用于夹心板拼缝加固及连接件的绑扎、紧固。
2.1.4水泥砂浆:
底层抹灰:1:3水泥砂浆,用32.5号水泥、中砂,内掺水泥重量1%的EC砂浆抗裂剂。
中层及罩面抹灰1:3水泥砂浆,用325号水泥,可掺水泥重量20%的灰膏、中砂。
2.1.5EC-1表面防裂剂,用量为5~8m2/kg。
2.1.6凡未镀锌的配件及锚筋,一律刷防锈漆两道作防锈处理。
2.1.7工具:
冲击钻:用于钻孔用膨胀螺栓固定U形连接件。
射钉枪:用于用射钉固定U形连接件。
气动钳:紧固箍码的专用工具。
蛇头剪(或称大剪刀):用于剪裁夹心板。
砂轮锯:13″架配12″轮碟,用于剪裁夹心板。
其它常用工具:小功率焊机、手电钻、活动扳手及常用施工工具。
2.2作业条件:
2.2.1主体结构已验收,屋面已作完防水层。
2.2.2室内弹出+50cm标高线。
2.2.3作业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2.2.4熟悉图纸,并向作业班组作详细的进行技术交底。
2.2.5先作样板墙一道,经验收合格后再大面积施工。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放线→ 配夹心板及配套件→ 安装夹心板→ 安装门窗框→ 安埋件、电气铺管、稳盒→ 检查校正补强→ 抹一侧底灰→ 喷 EC-1 面层处理剂→ 养护→ 喷防裂剂→ 喷防裂剂→ 抹另一侧底灰→ 养护 抹中层灰→ 制备砂浆→ 抹罩面灰→ 面层装修
3.2放线:按设计的墙的轴线位置,在地面、顶面、侧面弹出墙的中心线和墙的厚度线,划出门窗洞口的位置。当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确定埋件位置,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按400mm间距划出连接件或锚筋的位置。
3.3配钢丝网架夹心板及配套件:按设计要求配钢丝网架夹心板及配套件。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可按以下原则配置:
3.3.1隔墙高度小于4m的,宜整板上墙。拼板时应错缝拼接。隔墙高度或长度超过4m时,应按设计要求增设加劲柱。
3.3.2有转角的隔墙,在墙的拐角处和门窗洞口处应用整板;要裁剪的配板,应放在与结构墙、柱的结合处;所裁剪的板的边沿宜为一根整钢丝,以便拼缝处用22号铅丝绑扎固定。
3.3.3各种配套用的连接件、加固件、埋件要配齐。凡未镀锌的铁件,要刷防锈漆两道作防锈处理。
3.4安装钢丝网架夹心板:当设计对钢丝网架夹心板的安装、连接、加固补强有明确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当无明确要求时,可按以下原则施工:
3.4.1连接件的设置:
3.4.1.1墙、梁、柱上已预埋锚筋(一般为ф10、ф6,长为30d,间距为400mm)应理直,并刷防锈漆两道。
3.4.1.2地面、顶板、混凝土梁、柱、墙面没设置锚固筋的,可按400mm的间距埋膨胀螺栓或用射钉固定U形连接件。
也可用打孔插筋作连接件。其方法是紧贴钢丝网架两边打孔,孔距300mm,孔径6mm,孔深50mm,两排孔应错开,孔内插ф6钢筋,下埋50mm,上露100mm。地面上的插筋可不用环氧树脂锚固,其余的应先清孔,再用环氧树脂锚固插筋。
3.4.2安装夹心板:按放线的位置安装钢丝网架夹心板。板与板的拚缝处用箍码或22号铅丝扎牢。
3.4.3夹心板与四周连接:
3.4.3.1墙、梁、柱上已预埋锚筋的,用22号铅丝将锚筋与钢丝网架扎牢,扎扣不少于3点。
3.4.3.2用膨胀螺栓或用射钉固定U形连接件,用22号铅丝将U形连接件与钢丝网架扎牢。
3.4.4夹心板的加固补强: 3.4.4.1 隔墙的板与板纵横向拼缝处用之字条加固,用箍码或 22 号铅丝与钢丝网架连接。
3.4.4.2转角墙、丁字墙阴、阳角处用角网加固,用箍码或22号铅丝与钢丝网架连接。阳角角网总宽400mm,阴角角网总宽300mm。
3.4.4.3夹心板与混凝土墙、柱、砖墙连接处,阴角用角网加固,阴角角网总宽300mm,一边用箍码或22号铅丝与钢丝网架连接,另一边用钢钉与混凝土墙、柱固定或用骑马钉与砖墙固定。夹心板与混凝土墙、柱连接处的平缝,用300mm宽平网加固,一边用箍码或22号铅丝与钢
丝网架连接,另一边用钢钉与混凝土墙、柱固定。
3.4.5用箍码或22号铅丝连接的,箍码或扎点的间距为200mm,呈梅花形布点。
3.5门窗洞口加固补强及门窗框安装:当设计有明确要求时,按设计要求施工。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可按以下作法施工:
3.5.1门窗洞加固补强:门窗洞口各边用通长槽网和2ф10钢筋加固补强,槽网总宽300mm,ф10钢筋长度为洞边加400mm。门洞口下部,2ф10钢筋与地板上的锚筋或膨胀螺栓焊接。窗洞四角、门洞的上方两角用500mm长之字条按45°方向双面加固。网与网用箍码或22号铅丝连接,ф10钢筋用22号铅丝绑扎。 3.5.2 门窗框安装:根据门窗框的安装要求,在门窗洞口处安放预埋件,连接门窗框。
3.6安埋件、铺电线管、稳接线盒:
3.6.1按图纸要求埋设各种预埋件、铺电线管、稳接线盒等,并要求与夹心板的安装同步进行,固定牢固。
3.6.2预埋件、接线盒等的埋设方法是按所需大小的尺寸抠去聚苯或岩棉,在抠洞处喷一层EC-1液,用1:3水泥砂浆固定埋悠扬或稳住接线盒。
3.6.3电线管等管道应用22号铅丝与钢丝网架绑扎牢固。
3.7检查校正补强:在抹灰以前,要详细检查夹心板、门窗框、各种预埋件、管道、接线盒的安装和固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好的钢丝网架夹心板要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并做到基本平整、垂直。达不到要求的要校正补强。
3.8制备水泥砂浆:砂浆用搅拌机搅拌均匀,稠度要合适。搅拌好的耪尖在初凝前用完。已凝固的砂浆不得二次掺水搅拌使用。
3.9抹一侧底灰。抹一侧底灰前,先在夹心板的另一侧作适当支顶,以防止抹底灰时夹心板晃动。抹灰前在夹心板上均匀喷一层EC-1面层处理剂,随即抹底灰,以加强水泥砂浆与夹心板的粘结。要按抹底层灰的工艺要求作业。底灰的厚度为12mm左右。底灰要基本平整,并用带齿抹子均匀拉槽,以利于与中层砂浆的粘结。抹完底灰随即均匀喷一层EC-1防裂剂。
3.10抹另一侧底灰:在48h以后撤去支顶抹另一侧底灰。操作方法同3.9条。
3.11抹中层灰、罩面灰:在两层底灰抹完48h以后才能抹中层灰。要严格按抹灰工序的要求进行,即认真按照阴、阳角找方、设置标筋、分层赶平、修整、表面压光等工序的工艺要求作业。底灰、中层灰和罩面灰总厚度为25~28mm。
3.12面层装修:按设计要求和饰面层施工工艺作面层装修。
4、质量标准
4.1一般规定
4.1.1本章适用于板材隔墙、骨架隔墙、活动隔墙、玻璃隔墙等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
4.1.2轻质隔墙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轻质隔墙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施工记录。
4.1.3轻质隔墙工程应对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进行复验。
4.1.4轻质隔墙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1骨架隔墙中设备管线的安装及水管试压。
2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
3预埋件或拉结筋。
4龙骨安装。
5填充材料的设置。
4.1.5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同一品种的轻质隔墙工程每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轻质隔墙的墙面30㎡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4.1.6轻质隔墙与顶棚和其他墙体的交接处应采取防开裂措施。
4.1.7民用建筑轻质隔墙工程的隔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的规定。
4.2板材隔墙工程
4.2.1本节适用于复合轻质墙板、石膏空心板、预制或现制的钢丝网水泥板等板材隔墙工程的质量验收。
4.2.2板材隔墙工程的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主控项目
4.2.3隔墙板材的品种、规格、性能、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有隔声、隔热、阻燃、防潮等特殊要求的工程,板材应有相应性能等级的检测报告。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和性能检测报告。
4.2.4安装隔墙板材所需预埋件连接件的位置、数量及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2.5隔墙板材安装必须牢固。现制钢丝网水泥隔墙与周边墙体的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连接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手扳检查。
4.2.6隔墙板材所用接缝材料的品种及接缝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和施工记录。
一般项目
4.2.7隔墙板材安装应垂直、平整、位置正确,板材不应有裂缝或缺损。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4.2.8板材隔墙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一致、洁净,接缝应均匀、顺直。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4.2.9隔墙上的孔洞、槽、盒应位置正确、套割方正、边缘整齐。
检验方法:观察;
4.2.10板材隔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2.10的规定。
表4.2.10板材隔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复合轻质墙板
石膏空心板
钢丝网水泥板
金属夹芯板
其他复 合板
1
立面垂直度
2
3
3
3
用2m垂直检测尺检
2
表面平整度
2
3
3
3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3
阴阳角方正
3
3
3
4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4
接缝高低差
1
2
2
3
用钢直尺和塞尺检查
5、成品保护
5.1施工中各专业工种应紧密配合,合理安排工序,严禁颠倒工序作业。
5.2严防运输小车或其它物体碰撞墙体和门口。
5.3施工楼地面时,应防止砂浆溅污墙面。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钢丝网架夹心板搬运堆放时要立排堆放立排搬运,防止板面变形,变形过大的夹心板要裁开使用,不准弯板上墙。
6.2为防止抹灰收缩裂缝,应采用中砂,砂子要过筛,不得用细砂和含泥量过在大的砂子配制砂浆。
6.3钢丝网架与配套件、连接件的固定,宜用气动钳、U码固定。没有气动钳、U码时,可用22号铅线或火烧丝绑扎,但一定要扎牢,铅丝头要按平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钢丝网架夹心板出厂合格证。
7.2水泥出厂合格证。
7.3EC-1表面防裂剂出厂合格证。
7.4隔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8、安全标准
隔断工程的脚手架搭设应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标准。
脚手架上搭设跳板应用钢丝绑扎固定,不得有探头板。
工人操作应戴安全帽,注意防火。
9、环保措施
9.1施工现场必须工完场清。设专人洒水、打扫,不能扬尘污染环境。
9.2有噪声的电动工具应在规定的作业时间内施工,防止噪声污染、扰民。
9.3机电器具必须安装触电保护装置。发现问题立即修理。
9.4遵守操作规程,非操作人员决不准乱动机具,以防伤人。
9.5现场保护良好通风,但不宜过堂风。
在线反馈与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培训联盟 | 会计书城 | 中华会计网校联盟 |
招生业务及广告合作QQ:8700246 E-mail:[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10-88685070 CopyRight © 2007-2008, CNG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筑工程教育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0334号 |